繼《神鬼戰士》後,以《小丑》奪下奧斯卡的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再度與名導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攜手,共同打造電影《拿破崙(Napoleon)》。預告片中驚心動魄的戰鬥場景、冷酷無情的政治角逐和拿破崙與約瑟芬皇后間深厚的情感糾葛都令影迷滿心期待。
對於拿破崙,法國人至今仍對他是英雄還是暴君持分歧看法。但有一個趣聞始終廣為傳說,那就是拿破崙從遠東的埃及沙漠中引進大麻至歐洲,讓歐洲人首次認識到大麻的「神奇」功效。
從史實上的考據其實不難發現,拿破崙被描繪成一個雄心壯志、渴望權力,並且落實中央集權統治的控制狂;那麼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這樣的人設下,「拿破崙」這個人是不是聽上去確實需要「Chill 一下」,日子才過得下去?
事實上,早在拿破崙還是小屁孩的時候,歐洲人就已經開始種植大麻,只不過不是用它來飛(嗯,你懂的),而是用它來作為纖維源製作麻布和其他商品,當時的大麻品種中,娛樂成分 THC 的含量可能較低,因此主要被視為實用材料而非娛樂用品,而大麻的種子和纖維在當時在各種商業和農業活動中也都有著重要地位。
而當我們回顧拿破崙與大麻的關聯時,他的確在這段歷史中扮演了一個角色。1798年至1801年,拿破崙的埃及遠征期間,他發現當地士兵經常使用大麻放鬆身心或用於治療,這引起了他的擔憂,認為這種行為可能削弱軍隊的士氣和紀律;因此,於1800年,拿破崙果斷發布禁令,嚴格禁止士兵使用大麻,以確保他的軍隊維持最佳狀態。
也就是說,我們可能初步誤解為拿破崙曾是大麻的倡導者,然而實際上,他的態度和禁令卻呈現出一種對大麻的保守和疑慮。這和許多現今的政府對大麻持有的傳統立場並無兩樣,顯示出即便在兩個世紀前,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擔憂和疑慮其實始終未變。而這種思想,不禁讓人思考:真正的進步,不單是科技和文明的發展,更在於我們如何開放心態,接受和理解新的事物。
Ref:
https://cannahealthamsterdam.com/napoleon-bonapartes-war-on-cannabis/?v=3d9975706be3